时间:2022-09-02 23:41:00 | 浏览:393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互联网那些事,作者|永遇乐
95后帅小伙,整齐划一背带裤,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你以为他们是新晋偶像男团?
他们其实是新型家政,对外称呼是“家庭卫生管理师”。
传统家政的标签还是“中年女性”“做饭”“打扫卫生”,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已经把家政拉到新的维度,在他们看来,家庭卫生管理师是集诊断、整理、指导于一体的新职业,以更轻更精的方式进行家政迭代。
很多独居的年轻人,愿意尝新为它们下单。
但对于米雷这种一带俩的家庭主妇来说,每天进行家务支持的“小时工”还是最佳选择。
一开始全职带娃的她选择亲力亲为,可即便收拾得再好,经过小孩的一顿闹腾,家具、玩具也瞬间七倒八歪,一天几乎都在收拾、打扫的过程中。
在数不尽的家务活下,米雷第一次萌生了请家政阿姨定时上门打扫的念头,通过不同家政平台了解对比之下,米雷与某家政公司签订了半年的服务合同。
并定下了钟点工张阿姨,每天定时上门打扫卫生、收拾房子的张阿姨让米雷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正当米雷认为自己即将卸下重担时,刚上班不到一个星期的张阿姨表示不想做了,让米雷联系中介换人。
然而让米雷想象不到的是,在距离张阿姨离开到第二位阿姨来服务,期间整整拖了半个月,并且找来的阿姨都是五十多岁的阿姨。
而中介给出的理由是,目前能够找到空缺的阿姨并不多。
如果以家政O2O商业模式看,米雷签订的家政服务模式属于B2B2C模式,而B2B2C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家政商业模式除了B2B2C模式,从国内现状来看,互联网家政还分为B2C直营模式、B2PC2C经纪人模式、B2C模式+B2B2C模式、本地生活模式。
而从盈利方式来看,主要包括交易佣金、营销推广、系统软件增值服务、品牌加盟、培训指导、面向用户端的增值服务、关联产品推介等。
不过,以当下的市场来看,所有的互联网家政似乎都存在着同样的“缺陷”。
在北京600多万户家庭里,至少有20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就连现有的1.9亿户城镇家庭中,也存在着约15%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平台月活用户量上,2021年6月天鹅到家及e城e家月活用户排名TOP2,月活用户规模分别为357.2万人、324.2万人。
随后是好慷在线和闪电修,2021年6月分别拥有182.0万和157.0万活跃用户。
而相比家政服务雇主用户,家政服务的劳动者线上化比例较低。
2021年6月我国家政家园、阿姨一点通的月活用户规模分别仅29.4万人、28.2万人。其他互联网家政服务劳动者平台月活用户规模更小,都少于15万人。
在极大需求的家政市场面前,全国家政行业人员缺口却已经高达3000万人。
事实上,最早在20113年,传统家政市场为了将更多的家政从业人员聚集起来,进而向O2O“挺进”,然而从2015年到2022年,互联网家政被谈及无数次,但真正能够在家政行业崭露头角的企业并没有出现。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65万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家政相关企业。
其中,超8成的家政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近五年,家政相关企业持续增长,2017-2021年的新增注册企业平均增速在52%,增长迅猛。
2021年,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新增家政相关企业约119万余家,同比增长64%。
有数据显示,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月活跃用户规模接近3000万家。很显然,线上需求已经成为家政行业重要的需求来源。
然而从商务部数据来看,在目前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已达3000万人,其中约有90%的人员来自农村地区,专业型的家政服务人才仍然十分紧缺。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2021年中国最缺工职业TOP10”名单中,家政服务员位列其中,而对于服务业来说,服务人才在行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家政企业对劳动者也存在服务技能培训,而这些都是短而浅的基础培训,与专业性的培训仍然存在差距,如果劳动者想要进行专业的家政技能培训,则需要通过家政培训机构进行自费培训。
对于普遍劳动者而言,这种自费式培训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而那些拥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在不同模式家政平台不同的接单束缚、接单繁杂、高抽佣等情形下,专业家政劳动者更乐于通过口碑来单干,一则在没有平台抽佣的情况下,工资更高,二则自由度更高,面对高佣客户,可选性更大。
而更重要的是,专业家政劳动者对平台的依赖程度并不高。
换个角度来思考,即便是依托于平台的劳动者,一旦得到雇主的认可后,依靠雇主所介绍的其他高佣客户,随时都会产生跳单的可能,甚至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个人资源。
其实可以说,对于当下的家政企业,留住家政劳动者才是最关键。
然而无可厚非,这将意味着在家政服务实操性强,需要场景化培训和演练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大的投入。
另一方面,用户层面的需求存在个性化,家政企业想要覆盖更广阔的用户群体,在行业中打出差异化,需要扩宽家政服务。
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规模效应及边际成本原理之下,生产同一款产品100个比生产100个不同的产品成本要小。
在家政行业,因为每个服务的家庭环境不同,以及不同家庭主人心中的“服务”标准不同,所以需求十分个性化。
对于家政服务提供商来说,在保证服务质量情况下,标准化服务是巨大的工程。
因为这不是简单生产一个工具出来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平台方要以各种方式培训家政阿姨来统一标准。此外,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培养不同领域的服务型人才。
事实上,无论是任何一种发展模式,在重运营的家政行业都避免不了烧钱这个必选项。
不过,家政企业似乎没有太多的钱来烧,因为从投融资层面看,我国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并未受到资本的热捧。
2020年中国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融资金额为5.2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5.90亿元,同比减53.15%,2021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融资金额已完成4.7亿元。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最高单笔融资仅0.67亿元。
事实上,其背后根本原因也很简单,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太重运营,互联网家政平台扩展慢,非资本热衷的“短平快”投资标的。而遭遇资本冷淡的原因,还来自家政服务的盈利模式需要长期的运营和市场规范。
然而,当前多数家政服务平台亏损总额显著高于营业收入,资本烧钱效率相比其他互联网行业明显偏低。
在服务质量、规范等层面,以天鹅到家为例。
天鹅到家对外宣传为全国领先的家政服务平台,但天鹅到家却因频繁的恶性事件,服务质量与宣传不符,众多劳务纠纷等问题深陷巨额亏损。
2018年到2021年Q1巨亏19.65亿元,而同期营业收入仅为19.17亿元,2019年Q2以来天鹅到家平均净亏损率近90%,每100元营业收入亏损88.3元,商业模式及管理能力一度引发外界质疑。
然而,从当下的家政企业发展来看,即便没有得到资本青睐,随着老龄化、放开三胎、居民经济收入上升等背景下,在具备庞大的需求市场、行业价值空间巨大的行业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