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42:05 | 浏览:735
在中国干家政服务,看起来市场很大,但其实个中艰辛,只有从业人员才知道有多苦逼。
以家政平台top1天鹅到家为例,其2020年总交易额88.28亿元,市场占有率仅0.97%,收入7.11亿,销售费用6.04亿元,亏损5.77亿元。
这组数据着实不太妙,规模小、盈利差、成本高…能看出其各种苟延残喘。
我们要知道,同期美团外卖一天交易额是13.4亿,也就是说美团外卖干一周等于天鹅到家干一整年,这太惨了吧。行业第一尚且如此,其它家政平台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究其原因,是因为家政行业底子上就不适合做平台模式!我们知道,良好的平台模式有三要素:接近无限的供给,标准化的服务,中高频的真实需求。
如此平台才能链接双边达成交易,不断循环促进增长。而家政平台,这三个要素一个也不具备,甚至连需求也不甚高频。
想必家政平台的从业人员都非常辛苦,要花大量的精力要去做“无限”的供给和“标准化”的服务,确定能做到吗?小河认为是缘木求鱼,我们一个个来看。
什么是无限的供给?
以美团为例,街上随便拉个有手有脚会玩手机的小哥,他就具备送外卖的能力。伴随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美团的供给接近于无限,想要多少要多少,一节更比一节长。
强如美团,只要国家要求美团给外卖小哥交社保,美团外卖就会亏钱,模式也瞬间不香了。
而家政服务行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行业流动性也大,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年龄段,看着供给数量不少,但质量达标的供给非常稀缺。
我们要清楚,家政阿姨这个岗位并不轻松,技能要求很高,需要大量专业化的训练和实践。不是简单培训一周就能上手的,更不是在家闲着没事出来赚外快的大妈们能胜任的。
这会导致供给侧的招募、培训、上岗、监督、成长,每一步都特别艰难,供给是相当的有限。家政平台并不能有效利用社会闲散的劳力资源,技能水平高的阿姨也根本不需要到平台找活儿。
当前家政市场的主要矛盾是用户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家政服务需求同行业普遍落后的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
家政服务员普遍文化素质低、技能弱,学历普遍低,标准化的服务能力是当前行业最缺乏的。
家政行业的标准化如此困难是因为完全依赖于人的服务,而人是最不可控的。需要发挥人主动性的工作,是天然不适合标准化的。
如果服务不能标准化,那么后续问题就来了:难以规模化、管理成本高和熟交易问题。
标准化才能迅速量产达成规模化,越非标越难以规模化。管理是反规模效应的,大量的管理对象是人,带来的管理成本也很高。
而熟交易问题是这样产生的,以滴滴打车为例子,我们用滴滴打车不会在意哪个司机来接送,因为我们的核心诉求是安全地从A点到B点,平台99.9%以上的司机都能满足,我们感知到的单次服务体验无差异。
但对于家政的用户来说,其服务体验是不标准不确定的,可能上一个特别好,下一个就一般般了。所以人性使然,用户想与技能好的阿姨达成熟交易,如此就脱离平台了。
服务如何标准化?培训、考核、操作sop化相信大家都是在做的。但是这些东西最终是落到人身上,再次说明人恰恰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培训考核的价值在于是保证服务的下限,而用户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
以保洁服务为例,用户觉得干净就算是好服务。那么干净的定义是什么?不同的群体对干净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和你对象对干净的定义就不一样。
所以不单单是供给侧的服务难以标准化,用户自己对家政服务的标准都不一致。家政行业的标准化势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难题,谁也解决不好。
家政服务的核心用户群体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他们有着不错的收入(大部分月收入2万),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要求,平时工作比较忙。
一般家政平台主营业务为三大类:
用户的需求是真实的,但除了保洁,其它需求都不太高频。低频意味着除非客单价高,否则难以盈利。
现在很多平台的保洁服务是包年的,是预收转营收的模式,包年服务没用完可以退,周期长对于营收来说是很痛的。
为了保证优质的服务,那么走直营模式是靠谱的,但是毛利瞬间就下来了。加上并不高频的用户需求,这生意做起来真是地域难度。
综合三要素分析下来,家政行业是妥妥的不适合做平台模式的,像天鹅到家这类纯撮合类的平台,受害于其糟糕的服务,有被用户抛弃的风险。
做非平台的直营模式倒可以尝试,好慷在家、轻喜到家这类直营模式会慢慢成为主流,只有如此才能深入到履约环节保证服务质量,赢得用户。
同时未来消费者对家政服务人员的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在专业技能之外还会要求形象气质、文化水平,毕竟谁不想来个靓妹,家政服务就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了。
畅想下未来,当你需要一个保洁服务时,来的是一个本科学历的年轻靓妹,用户体验不又是往前走了一大步吗?
小河运营笔记,微信公众号:小河运营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物流平台运营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南方财经全媒体实习记者林思恩,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上午十点,邓汉娣接到派单员电话。一小时后,她通过面试成功接下月嫂订单。作为三星月嫂,邓汉娣坦言,“如今应聘月嫂规范了很多,不再需要低价抢单,也不必时刻关注订单,工资按照月嫂星级结算,月收入可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任禹西)8月6日,新华网联合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发起家政行业公众需求情况调查,截至目前共收到32533份有效问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家政行业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专业化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林冬雯 陆楚一)在家政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家政市场亟须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背景下,广东省大力推进“南粤家政”工程,在引导家政企业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
最近啊,网上经常有人调侃这样一个现象,说某网友:在某乎,我25岁凭自己努力月入三万,存款百万以上,自诩也是成功人士。在某音,我月入一万,存款几十万,花天酒地俨然一个潇洒的小网红。在某易云,我月入两千,负债累累病魔缠身,失去生活信心需要陌生人
到家服务炸了。受疫情影响,本地生活服务的最后一环被快速打通,从零售巨头沃尔玛、盒马鲜生,到家电品牌海尔、美的等,再到苏宁、京东、美团、饿了么各大平台,到家业务都开始成为各行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所有繁华背后,互联网到家业务的“鼻祖”58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诗玥工资日结、时间自由、自主选择性强……越来越多的90后或95后加入了家政行业,还涌现出不少高学历的大学生等新面孔,甚至越来越多的“男家政”踏入这个行业。从“互联网”到“男家政”33岁的伊先生大学时选择学习软件开发
图说:启动仪式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 王蔚)传统家政行业如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如何洞察消费者的新需求切入细分市场?一批创新项目足以颠覆人们对家政的印象。昨天,以“聚势能、创品牌、圆梦想”为主题的首届“未来家政创新
马欢欢正在为学员讲解面点制作知识。白鹏摄马欢欢和她护理的宝宝在一起。白鹏摄□河南日报记者 王绿扬 实习生 郭涛歌家庭保洁、餐食烹饪、育婴员、家庭保姆、医疗陪护……那些辛苦的、麻烦的、劳累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出现迎刃而解。他们,就是不辞劳苦的家
看来家政培训行业真的要大变天了,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家政公司的招生老师过来报名学习家政达人的,据她们自己揭秘啊,她们之前都是以面试为由,邀约姐妹过去的,然后再想各种办法说这些想做家政的姐妹培训考证,比如他们会说,家政行业要规范化,需要培训考证,
很多姐妹只看到家政行业的工资高,但却不知道家政行业还有潜规则,今天我就来跟你讲讲家政行业中的四个潜规则,第一个,做的时间久未必工资就高,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在家政行业做了十几年了,但就是工资涨不上去,看着身边姐妹的工资都比你高,自己就是
一、家政服务行业概况家政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由专业人员进入家庭成员住所提供或以固定场所集中对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残疾人等提供照护以及保洁、烹饪等有偿服务,满足家庭生活照料需求的服务行业。家政服务行业可以分为家居清洁、搬家、母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8月3日电(孙阳 实习生贾梦琪)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指引支持下,家庭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疫情影响下,如何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加速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近日,后疫情时代家庭服务业新模式新技术新发展研
“想找一位会做饭的住家阿姨”、“谁家有不错的月嫂推荐”、“可以帮忙介绍英语比较流利的扫地阿姨”......社区群常有专门咨询家政服务的帖子。今年以来,国内多地疫情散发,这给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带来了不小的波动。受疫情影响,7月份服务
小家政如何托起大民生【经济界面】烹饪保洁、整理收纳、育婴育幼、养老护理……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社会分工细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进程的发展,以及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曾经被忽视的职业——家政,如今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离不开
6月18日至19日,广州在海心沙亚运公园启动首届安心家政服务月活动,20多家广州龙头家政企业跟广大市民集体见面,向市民现场展示居家服务、养老服务、母婴服务、医疗护理等一站式家政服务。“95后”当起家政员,衣物收纳师月入3万元…… 活动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