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43:29 | 浏览:664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题:家政“小棋子”求解城乡民生大难题——“南粤家政”打通供需“双痛点”
新华社记者车晓蕙、黄浩苑、邓瑞璇
一头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一头是城市居民“一老一小”照护难。近年来,广东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抓住家政服务这枚“小棋子”,求解保姆不好找、不好用、不放心等民生难题,连接起就业和居民需求的“两头”,走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发展、满足民生需求的“新棋局”。
“雇主满意,我也很踏实”
48岁的许仙颖来自广州市增城区,今年刚把孩子送进了大学,一直做家庭主妇的她打算找份新工作。
参加了两轮家政培训后,许仙颖先是在一家早教机构找到保育员的工作,后来又被一个二胎妈妈看中请回家做起了住家育婴师。
“照顾婴幼儿有很多学问,不同月龄的辅食、二便观察、感统训练……我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别人,雇主满意,我也很踏实。”她说。
2019年8月,广东启动“南粤家政”工程,把分散的就业创业政策集中到家政这一社会急需工种,围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4个服务类型抓培训、建标准、提质量、扩就业,针对性解决家政服务不好找、不好用、不放心,家政企业不够强、就业者不愿干等问题。
受疫情影响,一些打工者从工厂和餐饮业退出,回到农村。“这给家政服务业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增城区荔城街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负责人张静余说,自去年以来,服务站和当地的村(居)委会联动,组织开展技能下乡、实操下乡、就业下乡的活动,把家政服务的课堂开到农村,同时对接城市家庭的服务需求。
据统计,“南粤家政”工程开展以来已累计培训近90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139万人次,成为稳就业的蓄水池。
用专业实现职业
“家政不就是做饭洗衣带孩子,还用学吗?”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的村民黄彩莲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参加了免费培训班,几个月的培训下来,让做了多年保姆的她觉得“职业才刚开始”。
今年5月,黄彩莲参加了母婴护理、粤菜烹饪和家庭保洁3个项目的学习,除了基础知识和操作规范,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学到很多家庭生活中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例如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培训结束后,黄彩莲去应聘福利院的岗位,顺利入职。“如果没有学习,我都没有资格来应聘,也没有技术考过关。现在我是有五险一金的正式职工了。”黄彩莲笑着说。
“南粤家政”工程通过大规模就业培训、标准建设、安全认证等使家政服务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为提高。目前广东共有家政企业约2.68万家,比2018年翻了近一倍,从业人员超过127万人。
系列措施使家政业正在成为一项更受尊重、更被认可的职业。广东定期发布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工资指导价。2020年开始,广州市将家政从业人员纳入特殊技能、特殊服务一线从业人员,给予积分入户照顾,首批18名家政服务人员享受到政策实现了落户。
着力打造家政服务产业链
“南粤家政”工程织起城乡连接的新网络,家政人才供给不断扩大。在政策红利释放下,广东各地大规模开展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全省300多所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在校生达13.1万人。
家政业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中介式家政逐步向现代产业发展。深耕广州家政市场的谷丰健康产业集团副总裁钟仕雄介绍,他们与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联盟,提供就业、培训、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辅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已经服务广州居民超过170万人次。
目前,广东多家银行为家政企业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全省依靠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的家政企业超过60%;全省家政企业品牌连锁店比例约占30%……
但是,对比群众的期待,家政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标准不透明等,政府部门在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广东将继续大力推动家政业的诚信建设、标准建设,什么时候能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保姆了,说明诚信体系建设有成效了;什么时候人们对家政服务的价格满意、服务满意了,说明高质量培训到位了、标准体系建设起来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说。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林冬雯 陆楚一)在家政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家政市场亟须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背景下,广东省大力推进“南粤家政”工程,在引导家政企业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
南方财经全媒体实习记者林思恩,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上午十点,邓汉娣接到派单员电话。一小时后,她通过面试成功接下月嫂订单。作为三星月嫂,邓汉娣坦言,“如今应聘月嫂规范了很多,不再需要低价抢单,也不必时刻关注订单,工资按照月嫂星级结算,月收入可
最近啊,网上经常有人调侃这样一个现象,说某网友:在某乎,我25岁凭自己努力月入三万,存款百万以上,自诩也是成功人士。在某音,我月入一万,存款几十万,花天酒地俨然一个潇洒的小网红。在某易云,我月入两千,负债累累病魔缠身,失去生活信心需要陌生人
到家服务炸了。受疫情影响,本地生活服务的最后一环被快速打通,从零售巨头沃尔玛、盒马鲜生,到家电品牌海尔、美的等,再到苏宁、京东、美团、饿了么各大平台,到家业务都开始成为各行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所有繁华背后,互联网到家业务的“鼻祖”58到
小家政如何托起大民生【经济界面】烹饪保洁、整理收纳、育婴育幼、养老护理……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社会分工细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进程的发展,以及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曾经被忽视的职业——家政,如今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离不开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题:家政“小棋子”求解城乡民生大难题——“南粤家政”打通供需“双痛点”新华社记者车晓蕙、黄浩苑、邓瑞璇一头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一头是城市居民“一老一小”照护难。近年来,广东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抓住家政服务这枚
小家政,大民生!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二孩政策的开放,老龄化趋势等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提质扩容也是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在家政服务业发展中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台政策措施 扶持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
“想找一位会做饭的住家阿姨”、“谁家有不错的月嫂推荐”、“可以帮忙介绍英语比较流利的扫地阿姨”......社区群常有专门咨询家政服务的帖子。今年以来,国内多地疫情散发,这给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带来了不小的波动。受疫情影响,7月份服务
6月18日至19日,广州在海心沙亚运公园启动首届安心家政服务月活动,20多家广州龙头家政企业跟广大市民集体见面,向市民现场展示居家服务、养老服务、母婴服务、医疗护理等一站式家政服务。“95后”当起家政员,衣物收纳师月入3万元…… 活动中,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诗玥工资日结、时间自由、自主选择性强……越来越多的90后或95后加入了家政行业,还涌现出不少高学历的大学生等新面孔,甚至越来越多的“男家政”踏入这个行业。从“互联网”到“男家政”33岁的伊先生大学时选择学习软件开发
春节临近,省城家政服务市场空前火爆,人们急着约擦玻璃、打扫家等服务,准备亮亮堂堂、焕然一新过新年。根据太原市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消费警示显示,当下家政服务业成为消费热点,相关投诉不断增多,消费者反映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家政公司缺乏诚信,不按时
来源:咸宁日报采访时间:9月7日体验地点:潜山路体验职业:家政员9月7日早上8点,45岁的程小云已准时到达市第三初级中学旁的一个小区,准备开始一天的家政服务工作。作为家政服务平台的一名普通保洁员,程小云每天都要上门为客户家庭保洁,上午8点至
图说:启动仪式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 王蔚)传统家政行业如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如何洞察消费者的新需求切入细分市场?一批创新项目足以颠覆人们对家政的印象。昨天,以“聚势能、创品牌、圆梦想”为主题的首届“未来家政创新
马欢欢正在为学员讲解面点制作知识。白鹏摄马欢欢和她护理的宝宝在一起。白鹏摄□河南日报记者 王绿扬 实习生 郭涛歌家庭保洁、餐食烹饪、育婴员、家庭保姆、医疗陪护……那些辛苦的、麻烦的、劳累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出现迎刃而解。他们,就是不辞劳苦的家
临近春节,不少家庭已经把大扫除提上了日程,准备辞旧迎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南宁家政服务市场了解到,近期家政保洁需求量渐涨,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除普通的家居清洁外,记者发现市民对家政服务的要求更加精细化了,新型家政人员更受欢迎。一家政公司